第一章——初始調整 --- 3
1.1 檢查 Z 軸,R 軸和 Q 軸的干擾 --- 3
1.2 檢查 side1 燈架的位置 --- 3
1.3 檢查 X 軸和 Y 軸的干擾 --- 3
1.4 調整 R 軸間隙 --- 4
1.5 調整 Q 軸的間隙 --- 4
1.6 調整 Y 軸皮帶張力 --- 5
1.7 測量 Z 軸皮帶張力 --- 5
1.8 重置 X 軸伺服編碼器(R 系列新議案) --- 6
1.9 重新設置 Y 軸,Z 軸,Q 軸和 R 軸的伺服編碼器(Yaskawa sigmaIII) --- 7
1.10 設置X軸的行程起源和極限值 --- 8
1.11 設置Y軸的行程起源和極限值 --- 8
1.12 設置 Z 軸的行程起源和極限值 --- 8
第二章——真空和傳感器的調整 --- 9
2.1 調整真空減壓部件,自動收集壓力和自動釋放壓力 --- 9
2.2 設置自動拾取檢查傳感器 --- 10
2.3 設置真空損壞檢查傳感器 --- 12
2.4 調整自動設置檢查傳感器 --- 14
2.5 調整 Z0 傳感器 --- 15
第三章——輸送機的調整 --- 17
3.1 校準傳送機馬達 --- 17
3.2 調整主升降機的最低位置 --- 18
3.3 調整面板夾緊高度 --- 18
第四章——MARK 點取機的調整 --- 20
4.1 調整 MARK 點照相機的亮度 --- 20
4.2 MARK 點照相機焦點的調整 --- 23
4.3 測量相機的分辨率 --- 25
第五章——Q軸掛鉤的調整 --- 27
5.1 調整掛鉤的位置 --- 27
5.2 調整掛鉤的高度 --- 28
第六章——正確的數據測量 --- 30
6.1 測量板的起點 --- 30
6.2 測量拋料位置 --- 31
6.3 測量 mark 位置 --- 33
6.4 測量儀表板的檢查起點 --- 35
6.5 測量拾取位置和高度 --- 35
6.6 測量 Z0 --- 37
6.7 測量自動旋轉器的重置高度 --- 38
6.8 測量掛鉤高度 --- 39
XPF 調機指導書
- 2
第七章——調整相機 --- 40
7.1 初始設置 --- 40
7.2 將相機附著在支架上 --- 41
7.3 調整相機中心 --- 42
7.4 調整相機焦距 --- 45
7.5 調整相機亮度 --- 48
7.6 測量相機分辨率 --- 50
第八章——R 軸和 Q 軸的原點測量 --- 52
8.1 測量 R 軸原點 --- 52
8.2 測量 Q 軸原點 --- 53
第九章——自動工具測量 --- 55
9.1 執行頭(頂端)校準 --- 55
9.2 測量站的參考和補償 --- 55
9.3 檢查旋轉器干涉 --- 56
9.4 測量旋轉器參考值 --- 58
9.5 測量控制桿高度探測傳感器的位置 --- 59
9.6 測量控制桿高度探測傳感器的高度 --- 60
9.7 測量管嘴控制桿的補償值和管嘴高度的補償值 --- 61
第十章——BTU 調整 --- 63
10.1 調整 B 軸傳送帶張力 --- 63
10.2 設定伺服放大器通訊設置 --- 64
10.3 設定放大器參數和 B 軸原點 --- 65
10.4 調整入港檢查傳感器 --- 66
10.5 調整互鎖傳感器 --- 67
第十一章——操作和精度 --- 68
11.1 空轉機器 --- 68
11.2 玻璃計量器測量(單獨管嘴和旋轉器) --- 69
11.3 反轉精確度測量(單獨管嘴和旋轉器) ---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