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电影在线看,葫芦娃黄色网站 ,国产精品日韩有码视频2022色色,黄片免费观看AV

標王 熱搜: 貼片機  ZESTRON  Indium  nepcon  清洗  系統  PCB  富士康  IPC  機器人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業界新聞 » 正文

松下撤出等離子長虹進場 等離子越來越孤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03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盧曉  瀏覽次數:618
核心提示:盡管等離子的退出讓人唏噓,但正如曾經消失在市場中的CRT電視、背投電視那樣,等離子電視將成為電子消費領域又一個黯然退場者。隨著等離子市場的逐漸萎縮,孤獨走在等離子道路上的四川長虹,其所堅持的道路也充滿未知。
  盡管等離子在平板市場大勢已去,但松下、長虹等家電巨頭對等離子的固守依然讓等離子電視得以在市場存活。然而,“等離子之父”松下在堅守13年后的離開,吹響了等離子電視退出歷史舞臺的號角。隨著等離子市場的逐漸萎縮,孤獨走在等離子道路上的四川長虹,其所堅持的道路也充滿未知。

松下退出等離子

盡管松下將要退出等離子業務的消息一傳再傳,但松下一再堅決否認的態度總讓人對等離子電視抱有一絲樂觀想法。如今,松下終于黯然吹響了等離子退場的號角。

10月31日,松下董事會在日本正式宣布,決定2013年12月將停止等離子顯示器的生產。并將在2014年3月底以前,即2013財年內結束一切等離子業務。截至2013財年末,不僅松下位于日本兵庫縣尼崎市的3座等離子工廠將結束運營,松下還將停止民用的等離子電視以及商用的等離子顯示器等產品的銷售。

事實上,“等離子”之父松下退出等離子業務早有跡象。

在尼崎市準備結束運營的3座工廠中,只有轉型生產商用產品的第四工廠還在正常生產。而根據公告顯示,在這之前,松下已經關閉了位于日本茨木市的兩座生產銷售等離子面板及相關產品的工廠。

有消息稱,松下準備出售日本尼崎等離子工廠,而出售工廠所獲的資金將用于發展汽車及住宅等相關高增長領域。但松下發布的消息中,沒有涉及到松下中國工廠的去向。

2012年11月,成立12年的上海松下等離子有限公司進行停工清算,等離子相關的銷售與生產業務則轉移到濟南的液晶電視組裝工廠。但松下中國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濟南工廠的去向規劃以及對松下中國的影響還沒有得到總部更多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松下的液晶面板業務也有所收縮。松下方面表示,會削減等離子和液晶顯示器的固定費用。

今年年初,松下總裁津賀一宏宣布,松下將擺脫對電視的依賴,實現“去電視化”。占據松下最大收入來源的家電業務一直在拖累松下的整體業績。

松下剛發布的2013年中期報告表示,報告期內,松下薄型電視(液晶+等離子電視)等數字產品受制于競爭環境變化、市場需求低迷,仍然減收。而負責黑電的AVC網絡部門的虧損幅度則有所擴大。

苦撐13年

2000年7月,松下成立等離子面板制造公司至2013年10月宣布放棄等離子業務,以松下為代表的等離子產業的起起落落,只用了13年時間。

盡管等離子電視現在如此黯淡,然而在成立初期,等離子因為在畫質等技術方面優于液晶電視,它的市場份額在2005-2006年期間,甚至一度與液晶電視旗鼓相當。

在等離子業務鼎盛之時,松下、三星、LG、日立、先鋒等家電巨頭紛紛參與到等離子陣營中。但近幾年面對液晶面板的沖擊,等離子的市場份額不斷萎縮。

據NPD Group的調查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下滑了19%,而LCD電視占據了91%的市場份額。

但另外的數據看起來更不樂觀。

Display Search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對記者表示,根據他掌握的數據,目前等離子電視在市場的占比最多只有6%-7%。他給出的具體數據是,去年全球電視出貨量為2.1億臺,但等離子電視全年的出貨量卻僅有1100萬臺。等離子電視大勢已去。

相較于液晶面板的熱鬧,等離子走的是一條越來越孤獨的道路。在松下之前,先鋒、日立等日本家電巨頭都已經先后退出了等離子業務,而據記者了解,三星還在生產等離子電視,但更多是出于產品差異化的考慮,并非主導產品。

松下將結束等離子業務的原因歸結于事業環境的快速變化,以及市場對等離子面板需求的下滑。但張兵對記者表示,等離子電視的慘淡主要是源于參與的廠商太少。他對記者說:“液晶電視則由于廠商多,導致產能擴張快,技術進步快,成本下降也快,所以很快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

據記者了解,除了松下等大企業對等離子核心技術的保密是等離子面板式微的一大原因之外,大尺寸液晶面板技術的成熟則是導致等離子面板最終沒落的關鍵因素。

張兵對記者表示,松下曾經將42寸作為等離子面板的入門尺寸。42寸以上做等離子面板,42寸以下做液晶面板。他對記者說:“隨著液晶面板尺寸的不斷擴大,松下占據優勢的大尺寸面板相繼一步步失守。”松下方面也坦承,在LCD大畫面化的急速發展下,松下不得不直面全球市場范圍內的激烈價格競爭。

而松下喪失了大尺寸面板的優勢之后,在系統方面的高成本又拖累了其業績。張兵對記者表示,等離子電視的驅動、電源等系統的技術比液晶電視復雜,成本也要更高。

長虹或趁機補位

隨著松下的退出,長虹成為了等離子領域孤獨的扛旗手。業界有觀點認為,松下退出后,在國內等離子市場已占據70%的長虹可以乘機拿過等離子面板的最后一點兒價值。而長虹也計劃在2014年實現等離子業務的盈利。

長虹企劃部部長兼新聞發言人劉海中對記者表示,長虹在做等離子,并且依然會堅持做等離子。對于松下在等離子業務的退出,他對記者表示,松下的決定是公司自身戰略的調整,不能以一個公司的選擇來看待整個產業。

他對記者表示,等離子市場現在是穩定而略有增長的態勢。而長虹也早已在等離子領域投入重金。2006年,長虹開始上馬計劃總投資超過20億美元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長虹在當時宣布,通過三期建設,最終形成年產600萬片PDP模組的能力。

但與重金形成對應的是長虹等離子業務的虧損。四川長虹2012年年報顯示,負責等離子面板業務的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營業收入15億元,虧損7.3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大家都將長虹看做是等離子領域的孤獨堅守者,但液晶電視才是長虹平板電視中的主角。

劉海中對記者表示,長虹每年賣750多萬臺電視,等離子電視僅占到100多萬臺,比重大概在15%左右。而長虹對等離子的新品研發也遠少于液晶電視。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董事長林茂祥在今年3月曾表示,等離子約占長虹今年彩電新品的30%。

與此同時,長虹已經收縮了等離子面板的產量。長虹等離子面板生產線的首期產能規劃為216萬片,但據劉海中對記者介紹,目前長虹的等離子面板年產量只有110萬片。他對記者表示,目前虹歐正在按規劃建設1.5期,良品率已經實現了95%。

張兵對記者分析稱,長虹的等離子業務在短期內有一點機會。他向記者格外強調了短期兩個字。他進一步表示,事實上長虹做等離子的風險要大于機會。

張兵對記者分析稱,松下退出等離子業務帶來的影響是,韓系廠商在2到3年的時間內可能會完全結束等離子業務,長虹的等離子業務還會持續幾年,但將來也不可避免。

盡管等離子的退出讓人唏噓,但正如曾經消失在市場中的CRT電視、背投電視那樣,等離子電視將成為電子消費領域又一個黯然退場者。但顯然,它不會是最后一個。 
 
關鍵詞: 松下 長虹 等離子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05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