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电影在线看,葫芦娃黄色网站 ,国产精品日韩有码视频2022色色,黄片免费观看AV

標王 熱搜: 貼片機  ZESTRON  Indium  nepcon  清洗  系統  PCB  富士康  IPC  機器人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業界新聞 » 正文

4600億芯片巨頭崩了,監管重磅出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01  來源:證券時報  瀏覽次數:1121
核心提示:利空突襲!4600億芯片巨頭崩了,監管重磅出擊!臺積電"怒懟"美國:無法接受!韓國也坐不住了!
1.webp

芯片行業的重磅消息不斷。

首先是,國家網信辦對美國芯片巨頭實施網絡安全審查。3月31日晚間,據中國網信網,為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防范產品問題隱患造成網絡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美光公司(Micron)在華銷售的產品實施網絡安全審查。

而就在前不久,美光科技發布了一份史上最慘財報,其中顯示,美光科技2023財年第二季度(截至2023年3月2日)的收入為36.9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2.6%,凈虧損高達23.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0億元)。

其次是,美國拜登政府所推出的《芯片法案》補貼剛剛開放申請,便在業內引發了諸多質疑。中國臺灣地區的芯片巨頭——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直言,該法案部分條款過于苛刻,臺積電方面“無法接受”;韓國方面也表示了強烈不滿,當地時間3月30日,韓國政府表示,對于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韓國企業來說,美國的芯片補貼標準可能是一種“沉重負擔”。

網信辦重拳出擊

3月31日晚間,據中國網信網,為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防范產品問題隱患造成網絡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美光公司(Micron)在華銷售的產品實施網絡安全審查。

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光科技有限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是美國存儲芯片巨頭,通過全球化的運營,美光公司制造并向市場推出DRAM、NAND閃存、CMOS圖像傳感器、其它半導體組件以及存儲器模塊,用于前沿計算、消費品、網絡和移動便攜產品。

3月31日晚間,美股開盤后,美光科技大幅低開4%,盤中一度跌超5%,截至記者發稿時,跌幅仍超3%,總市值縮水至66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市場曾是美光科技最大的市場之一,2018年美光在中國大陸的營收達到173.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82億元),占到該公司當年總收入的58%。此后,其在中國大陸的營收規模、占比逐年下降,美光科技2022財年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收入為228億元人民幣,占比為10.8%。

剛剛發布“最慘”財報

當地時間周二,美光科技發布了最新季度財報,其中顯示,由于半導體市場對3D NAND(閃存)、DRAM(動態隨機存取內存)需求銳減,美光科技2023財年第二季度(截至2023年3月2日)的收入為36.9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2.6%,凈虧損高達23.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0億元),為史上最慘的一份財報。

據財報披露,因不得不降低價值14.3億美元3D NAND、DRAM庫存,公司毛利率從2022財年第二季度的47.2%暴跌至-32.7%。

同時,美光科技預計,2023財年第三季度的GAAP(公認會計原則)收入為37億±2億美元,將較2022財年第三季度同比下降約46%。這將是自 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來最大的同比降幅。

由于DRAM和閃存需求在短中期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美光科技宣布,2023財年資本支出將維持在約70億美元(較2022財年下降超過40%),處于其先前預測范圍的下限,并且預計2023年還將裁員15%,高于其早先10%的目標。

美光科技首席執行官桑杰·梅赫羅特拉(Sanjay Mehrotra)表示,半導體內存和存儲行業正面臨過去十三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定價環境異常疲弱,這對公司業績產生了重大影響。

桑杰·梅赫羅特拉進一步表示,目前已采取大幅減少供應和緊縮措施,并全公司范圍內裁員,當前幾個終端市場的客戶庫存已經減少,預計未來幾個月供需平衡將逐漸改善。

萬億芯片巨頭發聲

3月31日,美國拜登政府所推出的《芯片法案》補貼正式開放申請,卻在業內引發了諸多質疑。

首先是,中國臺灣地區的芯片巨頭——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直言,該法案部分條款過于苛刻,臺積電方面“無法接受”,并強調,將會持續與美國政府溝通,避免臺灣地區廠商受到負面影響。

2022年12月,臺積電曾宣布,將原本計劃的120億美元投資額提高至4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兩座工廠,計劃分別于2024年、2026年投產生產4納米和3納米芯片。

補貼總規模約530億美元的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要求,在美建廠的芯片企業在10年內不能在中國大陸擴產。對此,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這對臺積電、韓國三星、SK海力士等在中國大陸有大量業務的芯片廠商而言尤其棘手。據報道,臺積電的上海廠和南京廠合計占該公司芯片代工總產能的6%。

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還要求,申請補貼的芯片廠商交出工廠詳細經營信息的關鍵文件,包括預期現金流等獲利指標,以及產能、產能利用率、芯片良率和首年投產售價等商業機密,若實際營收數字大幅超過預測,則必須返還一部分利潤。

對此,韓國方面對美國“芯片法案”也表示了強烈不滿。當地時間3月30日,韓國政府表示,對于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韓國企業來說,美國的芯片補貼標準可能是一種“沉重負擔”。

據路透社援引3位業內消息人士報道,申請美國的補貼可能需要詳細的成本結構信息以及預計的晶圓產量、利用率和價格變化,這相當于公開了企業的戰略。

對此,韓國貿易部長認為,補貼附加條件涵蓋太過廣泛,赴美投資給韓國企業帶來不確定性。韓國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執行長樸正浩則對是否會申請補貼語帶模糊,稱申請程序復雜且條件要求廣泛,正在計劃該如何進行。

據此前報道,SK海力士的母公司SK集團計劃在美國投資150億美元制造芯片,包括建造一家先進的芯片封裝廠;三星則正在得克薩斯州建造一座芯片工廠,投資可能超過250億美元。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05001058號